新闻动态
NEWS
唯积蕴至深 方可厚积薄发 | 东方延华召开首次管理岗位述职会议

为进一步打造强有力的管理团队,助力公司业务蓬勃发展,东方延华召开了管理岗位述职会议,来自不同部门的五位负责人发表了振奋人心的岗位述职演讲。延华集团董事长顾燕芳、总裁于兵出席会议,执行总裁、东方延华常务副总王翔宇携管理班子成员及各部门代表参会。会议由东方延华人事行政总监黄河主持。

延华执行总裁、东方延华常务副总经理 王翔宇 

2017年上半年,围绕“一轴四轮”发展战略,东方延华全体员工同舟共济,取得了一定的成绩。公司员工在多年不懈努力的基础上,厚积薄发,综合能力都取得了长足进步。本次管理岗位述职,正是对大家能力的肯定。希望管理团队能够总结过去、把握现在、展望未来,管理自己,影响他人。

东方延华副总经理、设施运维事业部总经理 刘慧君

刘总加入延华已有10年,是名副其实的“老员工”了。多年来,她一直负责东方延华设施运维业务。伴随着公司综合节能业务的快速发展,对设施运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,设施运维部正在承担愈加重要的职能。如何把公司对未来的战略规划转化为业务,如何在掌握现有客户和数据资源的基础上,发掘新续项目,使公司保持快速、可持续发展,是刘总在岗位晋升后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。最后,她再次强调,公司核心价值观:担当、创新、质量、标准、绩效。

节能环保事业部总经理助理、信息化事业部总经理 金俭

多年来,金总一直担任着能效产品事业部总经理,他和团队始终致力于FINDER系统产品的研发与优化,用“互联网+”的思维,助力公司分项计量和能耗监测业务,让能耗数据为综合节能改造提供支持。

同时,他也清醒地认识到能效产品所面临的挑战,如何提高数据平台的安全性、设计出更高效的算法模型,是他和团队努力的目标。作为新上任的节能环保事业部总经理助理,他表示“节能、环保是一家”,希望在国家节能环保的大战略下,凝聚各方所长,共助延华事业发展。

东方延华工程部总监 、武汉分公司副总经理 孙平

孙总加入延华以来,一直担任着工程部的负责人。他将多年工程管理实战经验与节能业务的特点相结合,注重提升工程管理质量,规范操作标准和流程,完善各类工程资料,力求打造一支合作、互信、创新的团队,为一个又一个节能工程的完美收官倾入心力。

谈起对武汉分公司的愿景,他提出应以能耗监测系统建设为切入点,提高武汉能耗监测平台数据质量,提升核心竞争力;重点需要做好法开署等项目的运营期管理,提升武汉团队的项目管理能力;同时提高服务意识,树形象、立口碑,拓展武汉节能服务业务。

东方延华销售部副经理、武汉分公司销售总监  张红刚

自2012年进入公司,张总一直负责上海地区节能业务的开拓。他提到,上海总部成熟的业务模式、成功案例和优质资源,是分公司的榜样和坚实后盾。武汉分公司虽然还是一支年轻的团队,但是经过几年的历练也积累了经验,实现了成长。

他表示将带领武汉团队,将上海的经验和模式与武汉当地特色相结合,以公司“一轴四轮”战略方向为指引,深度发掘节能市场的各项业务,辅助当地政府,为节能事业在武汉的“开花结果”贡献力量。

东方延华大客户部经理 姚思琪

姚思琪进入公司后经历过多次职位的变动,从咨询部高级咨询师,到杨浦区节能总顾问驻场代表,又到大客户部经理。他结合自身情况谈起对职位变更的理解:升职并不是简单的称谓变化,更是一种思维的转变。要从“员工思维”转变为“管理思维”,从“技术思维”转变为创造、挖掘客户需求的“销售思维”。

他建议应进一步发挥咨询引领作用,深入推广总顾问服务模式,并同步将总顾问服务模式进行复制,为公司后备梯队提供历练平台。

精彩点评

 顾董对每位述职者的演讲进行了点评。她谈到,在延华发展的历程中,对于人才的选拔既有“拔苗助长”,也有“厚积薄发”,无论通过哪种形式得到晋升,走入管理岗位的员工都值得被肯定。

回首过去,公司经历了很多“从无到有“的情况,也经历过”从短板到优势”的巨大进步。从能效产品的研发,到节能工程的成熟,再到咨询模式的成功应用,未来还有更多方面都可能成为东方延华的核心竞争力。

 

于总总结到,东方延华作为一个成功的创业型团队,依靠的是一批有理想、有愿景的年轻人走在一起,在公司得到提拔和锻炼,其中很多骨干员工都感受过“拔苗助长”的企业文化。

近年来,东方延华节能业务快速发展,从涉足绿色化设施运维,开发软件平台,再到成为BIM技术总顾问,进军大数据分析,研发人工智能等,这些都和前瞻性的战略制定密不可分。看准方向,作好布局,坚持不懈,不断突破,我们终能达成愿景——成为一流的基于能效提升的综合节能服务与运营商。

Copyright©上海东方延华节能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. All rights reserved. 沪ICP备11004988号-1